本项目是由院士领衔首席科学家、科研团队均来自清华大学及中科院的专家,历时5年多研发的自适应智能免编程焊接机器人工作站。采用人工智能、高精度光学定位、机器视觉等技术进行3D物体识别、空间转换和运动控制,真正实现无需编程人员系统自动适应各种复杂3D工件及特殊场景的焊接,多设备协同达到0.1mm的空间重复精度。通过高精度160dB高温熔池形态测量分析对焊接参数实时控制,可替代8级焊工实现单面焊接双面成型等特种高精度焊接,降本增效。该工作站还可延展到特殊位姿的机器人9轴联动进行3D空间无损探伤、表面缺陷检测,为智能化工厂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提升精度10倍以上,同时综合降低成本7%—11%,3年内可实现产值3亿元。该产品从3D空间算法、3D运动避障规划、焊接生产工艺全部自主知识产权,已能够部分替代德国龙头企业设备。
【展开】
【收起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