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(第11届)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线下直通车暨“海创中国”导师行(丹阳站)活动成功举办

发文时间:2025-05-19 作者: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

 

 

515日,2025(第11届)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线下直通车暨海创中国导师行(丹阳站)活动在丹阳高新技术创新园成功举办。活动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主办,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、丹阳市科学技术局、江苏省丹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丹阳市归侨侨眷联合会、丹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承办。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、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郎靖,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杰明,丹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荆东根,丹阳市科技局局长蔡飞,丹阳市侨联主席傅雅敏,丹阳市科协党组成员、二级主任科员吴文忠等出席本次活动。

 

 

郎靖在讲话中强调,大赛历经十年积淀,已成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关键平台。本次“线下直通车”,通过导师行活动实现“精准选拔+深度赋能,加速海归项目融入产业链。未来,留创园工委会将继续加强与海内外单位的合作,深入开展服务活动,促进人才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精准对接、深度融合。将进一步联动像丹阳这样的产业重镇,通过各类赛事活动推动国际科创人才引得来、留得住、用得好。

 

 

徐杰明表示,江苏作为长三角创新高地,江苏始终将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“第一资源”。未来将继续以“科技创新30”“人才强省20等政策为牵引,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服务体系。

 

 

荆东根在致辞中表示,丹阳作为长三角“智造名城、运河明珠”,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,与中国海创大赛“创新驱动·海创中国”的主题高度契合。近年来,丹阳高新区聚焦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生命健康、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构建了“创业孵化—成果转化—产业加速”的全链条创新生态,培育了慧创医疗、工大金凯、天悦智能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。本次活动既是国家级赛事资源与地方产业优势的强强联合,也是丹阳深化“人才+科创+产业生态的重要实践。

 

 

活动现场,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、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郎靖接受聘书,成为丹阳市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人士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。

 

 

南京协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徐强、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泰伟、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事业部总经理祁连金、北京华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安宁、广东行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江涛、常州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军6位来自创投机构与产业龙头企业的专家接受聘书,成为丹阳高新技术创新园特聘创业导师。

 

 

经过前期遴选,由丹阳推荐的9家海归企业的项目进行了现场路演,详细介绍了各自的技术优势、市场前景、商业模式以及团队情况,覆盖新材料、大健康、无人驾驶、节能环保等前沿领域。导师们围绕技术壁垒、细分市场、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进行提问和点评。

 

 

经现场评议,共有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的“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研发与产业化”、江苏工大金凯高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“功能镜片超精密加工装备的开发及产业化”、江苏汇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“先进CFB锅炉及其基于机理—数据双驱的智控系统研发和产业化”、丹阳欣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“便携式智能闭环脑电迷走神经抑郁诊疗系统”、丹阳市善富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的“超亲水涂层的研发与应用”、国创华鑫(丹阳)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“含锌尘泥综合利用” 6个项目成功入围本届大赛复赛。